——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的个案分析
田秀萍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 063020)
摘要:在特定条件下,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集团化办学之路。基本做法是:依托自身优势,构建职教集团化核心层;开展多元合作,建设职教集团化的紧密层;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充分共享学院资源,形成职教集团化的松散层。通过将“生产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一体,贴近区域、多元办学”的办学格局。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教育资源;曹妃甸滨海新城;科学发展示范区
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在没有财政经费的特定条件下,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负重奋进,执著创新,实现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集团化办学之路。通过将“生产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一体,贴近区域、多元发展”的办学格局,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由于学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7年起,政府不仅给学院足额拨款,而且将学院新校区建设列入曹妃甸滨海新城高校园区的建设规划之中,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对该院的办学模式做一些简要分析。
一、资源整合,构建职教集团核心层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自1995年以来,通过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相继兼并、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型企业和学校,通过拆、迁、改、建、添形成了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实习区;通过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学院的四个系都有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艺术设计系有了唐山美术瓷厂,机电工程系有了唐山陶瓷机械厂,管理系有了北方瓷都宾馆,计算机工程系建成了校内网络实训中心,形成了校内“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优势。校内专业与校内企业的一体化,构成职教集团化的内核,并成为学院办学模式的突出特色。所谓核心层,就是指学院法人的各个组成单位。
校内企业是学院的二级法人,担负教学和生产双重职能,对内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工厂),对外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校内企业领导班子由学院委派,厂系领导交叉任职。实习厂厂长兼任系副主任,系主任(书记)兼任实习厂副厂长;专业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兼任实习厂的工程师,实习厂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兼任实习指导教师。这种管理体制保证了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在目标、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性,各专业可以根据生产周期制定和调整教学进程,实习厂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进度。由于“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使实习厂既出产品,又出人才,体现出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的双重功能。生产性的实习实训环境和企业化的育人环境,保证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教育化的生产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文明生产和技术进步,转变了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式,加快了企业产品开发;企业化的教育环境,加速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工学结合有了可靠的载体,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教育与生产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依托学院实习厂,数控实训中心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和汽车实训中心分别成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院被国家三部委列为“承担全国数控紧缺人才培训任务的90所院校”之一;被国家七部委确定为“在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试点单位”。2006年,学院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单位”,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大型实训车间正在建设之中。2007年,学院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结果,评估专家一致认为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资源互补,建设职教集团紧密层
职业教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使资源由“死”变“活”,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在不改变原有建制、法人和人财物隶属性质的情况下,我院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在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统筹规划,形成了职教集团的紧密层。紧密层是职业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各个法人之间以契约方式组成的联合体。主要有四种紧密合作方式:
一是校际合作、对接办学。学院先后与省外的北京、天津、广东等地的8所院校合作,进行委培式的对口招生,进行专业对接,实行“2+3”培养模式;在市内与6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通过对接,盘活了这些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实现了办学低成本和互利双赢。
二是校政合作、建立分校。学院曹妃甸工业区临港区域的唐海县政府密切合作,联合成立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海曹妃甸校区”。新校区由该县的县级领导任校长,学院派出一名副院长为常务副校长,并派出优秀管理人员,用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建设思路和管理机制建设分校。经过双方携手合作,改善了原有办学条件,加强了各项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联合办学的经验,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多种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以类似的方式,学院与唐山古冶区政府合作建立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古冶校区”,与开平区政府合作建立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这种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区域内本土化人才培养,也强化了职教集团化的功能。
三是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学校先后与校外95家企业共建了实习基地,搭建了优势互补、双向服务、互利双赢的平台。一方面,企业在学校搭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平台。企业根据人才需求,与学院签订用人协议,学校负责定向培养。如机电工程系与唐山宏冶机械公司、唐山松下电焊机有限公司签订了用人就业协议后,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在学校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企业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在企业搭建学生实习平台。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积极为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唐山中材重型机械公司安排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与学院一起制定实习计划,指定技术人员最指导教师,并为实习生免费提供交通工具、午餐和实习补助,校企双方实现了双赢。还有一些紧密层的合作企业除接纳学生实习之外,还在学院设立了奖励基金,奖励在教学中表现优异的师生。通过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合力,将企业的主体作用与学校的基础作用融为一体。
四是国际合作,对等交流。学院先后与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和瑞士BSC商业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与瑞士两学院实现了免费互派留学生对等交流,先后派出10名学生赴瑞士进行学习深造,瑞士也先后派出10名学生来我院学习。通过取长补短,相互融汇,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对外的辐射力。目前,学院又与德国IB集团签订了共同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培训基地的联合办学协议,德方专家与我院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三、资源共享,形成职教集团的松散层
松散层处于职业教育集团的外层,联系方式灵活多样。联系对象既可以是单位法人,又可以是自然人;既可以是职业院校、企业,又可以是本科院校、社会团体。
一是学院实习厂对外开放,为兄弟院校提供实习服务。学院的美术陶瓷厂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该厂曾多次接纳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师生来厂进行实践教学和创作活动,并与我院师生开展交流,起到了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是主动为西部和农村地区服务。学院与甘肃、山西及河北省张北地区政府联系,提出免费为这些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构想。目前,学院已先后免费接纳了22名贫困学生来我院就读,并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张北县政府给我院赠送了“情洒塞外高原,爱献贫困学子”的锦旗,以示感谢;中国职协给予通报表彰,并颁发了“智力扶贫特别奖”;学院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五个部门聘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
三是为社会开展培训服务。学院建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为企业下岗职工开展培训。2005年以来,先后培训下岗职工798名。2006年,学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三个工种175名技师学员进行了培训、考试和论文答辩,为建立企业技师社会化考核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是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广泛吸纳智力资源。在国内,学院聘请国内数控专家陈吉红、张春源,美术大师贾永林、祝青君,职教专家杨黎明、高级工艺美术师程彪、装潢专家孙陪都等为客座教授;在国外,学院聘请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杰克·考夫曼、瑞士BSC商业学院院长卡洛斯、加拿大籍华人美术家周维奇、爱尔兰籍华人教授刘晓玲等为客座教授。这些专家定期来院讲学,为学院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开创了一条职教集团化的办学之路。在建设理念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目标定位上,通过资源重组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开放化;在组合方式上,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等多种组合形式并存;在运行模式上,坚持集约化、信息化、实效化,注重职教集团化的规模效应,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化手段,协调集团成员之间利益关系,通过人财物的优化组合与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效益最大化。
职教集团化的办学之路,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在学校的规模上,学生人数由十年前的450人,增加到各类在校生6000多人;在办学层次上,由只有2个专业的中职教育发展到现在拥有28个专业的高职教育;在学校体制上,由原来企业办学、自筹自支改变为政府直属、财政拨款,为学院发展增加了活力;在品牌专业建设上,以艺术设计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为引领,建成了艺术设计、数控技术两个省级示范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在数控技术、酒店管理和物流管理等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项目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了学做一体、产学互动、双证融合,毕业生中获取“双证书”的学生达到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企业骨干,有的提升为中层干部,有的选派到国外深造学习,有的破格聘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有的破格聘为软件开发工程师。
按照《唐山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围绕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唐山市建设“四点一带”沿海产业区的战略目标,学院树立了“融入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办学理念,依托曹妃甸工业区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链,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利于学院发展的专业群,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根据唐山“四点一带”建设规划,学院将向曹妃甸滨海新城整体搬迁,占地3000亩的新校区建设已着手规划准备工作。经过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矗立在渤海之滨。
(田秀萍,女,1957年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唐山工业技术学院、唐山市技师学院院长,教授)
(原文刊发于《首届中日高职高专教育论坛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