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功能离不开构成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系统的要素愈优质,结构愈合理,则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就愈协调,系统的总体功能也就愈优越。”高职院校应基于系统思维,消除各育人环节及其要素之间不协调因素,打破课程思想协同育人的现实壁垒,使各育人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各育人要素互动互促、相得益彰,形成一套要素优质、结构合理、功能优越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强师育人:师师互动,促进育人主体协同育人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纲要》指出,“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这里所言的“广大教师”,是包括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在内的广大教师群体。为了构建育人主体共生交互性的协同育人模式,进一步加强育人主体协同意识和交流合作,高职院校应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组建以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为主体、教学督导和党政干部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统筹全校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学督导进行跨专业交叉听课指导、党政干部亲临教师课堂现场教学观摩、教师之间进行跨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等互动活动,构建一种督导交叉指导、干部亲临观战、师师互动交流的育人主体多维度深度融合的交互性协同育人模式。同时,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统领作用,在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中明确其主导地位。在思政教育方面,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思政指引,帮助专业教师更精准地挖掘专业课程里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此外,还要加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以增强其德育意识、激发其工作活力、提升其德育能力。如定期举办由不同育人主体组成的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分享各自的课程思政改革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通过强强联手、师师互动,实现协同育人。
专业育人:术道同行,促进育人场域协同育人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育人的重要场域。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更应明确专业育人目标,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术道同行,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作为前锋营的引领作用,把专业教育作为育人的主战场,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一是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规格中不仅要明确知识和能力要求,还要根据专业特点,增加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育人目标和素质要求,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二是基于系统的协同性和创新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等思政元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然巧妙地融入专业教育,丰富专业教育内涵,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让学生在掌握“术”的同时,能通晓天下道义,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秉承社会责任,塑造优良品德,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通过介绍有关专业学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忠诚;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时,加强对学生合作共赢团队意识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规划指导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
课程育人:德技并重,促进育人渠道协同育人
课程是实施育人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德技兼修”专业人才的主要载体。运用系统思维,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构建以思政课为引领,以专业课为主体的课程育人机制,有助于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促进育人渠道的有效协同。一是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会贯通、同向同行。基于系统整体性、层次性和协同性,将不同的专业课所蕴含的零散、断层、杂乱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关联点,使其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将蕴含在专业课程里的思想价值内涵进行分层挖掘、分类梳理、系统整合,从课程所涉行业专业、人文历史等不同层面,提升课程的职业性、人文性、时代性,并积极引导学生以专业思维去审视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进行精神引导,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并将其转换为生动、形象、具体的实践形式,提升课程育人的融通性和协同性。二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明确考核要点,将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从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向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和品行修养等多维度延伸,建立集“知识+技能+思政”三位一体、层次分明、科学多维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做到“德技并重”。
文化育人:内化于心,促进育人方式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是重要的育人方式。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中,文化育人子系统是与外部环境进行文化、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端口。根据系统论开放性原理,任何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方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校园文化需要从外部输入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融合,促进文化育人系统乃至整个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引进企业优质物质文化,筑牢校园物质文化基础。高职院校可根据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布置校内实训室,悬挂有关职业标准、工作流程和岗位吊牌等,并在展示柜里摆放有关生产原料、样品、生产模具等,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浓郁的企业物质文化氛围。二是借鉴企业先进制度文化,优化校园制度文化体系。制度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制度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实习管理制度等,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竞争奖罚机制等引进校园,优化校园制度文化管理体系。三是引进企业成功的行为文化,提升校园行为文化内涵。行为文化是反映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外显体现。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优秀的企业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可开展创业就业讲座,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等代表现身说法,分享其成功经验。四是吸收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精神文化是文化的内核,是学校办学目标、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的高度凝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诚信守法的契约精神、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等企业价值观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可以通过校训的凝练,将学校办学特色、治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将内隐校企精神文化进行外显建设;或是在学校建筑名称、通道、宣传栏、实训室等的设计风格与装饰中,融入企业先进精神文化。
实践育人:外化于行,促进育人路径协同育人
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育人手段。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文化育人中将思想“内化于心”,更要在实践育人中将理念“外化于行”,从而实现由“知”到“行”的升华。因此,高职院校应基于系统的开放性、协同性和创新性,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融合,以实现实践育人协同创新发展。一是促进校内实训的多样化、真实化、时代化和系统化。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将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AR和VR等数字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促进校内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引企入校,将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企业真实的项目引进课堂,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校兼课,基于工作过程、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训指导。二是实现校外实践服务化、精细化、致用化、持续化。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扶困助残、社区服务、“学雷锋”活动、暑期“三下乡”和支农支教等活动,使学生贴近社会、走进社区、深入乡村,通过专业技能和技术服务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以培养学生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扶贫助弱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修身立德。另一方面,在学生参加项目前,学校指导教师应提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或培训,制订详尽的培训计划,并对学生进行分模块精细化培训,让学生对活动目的、内容、计划、方案和流程等细节了然于心;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要根据成员分工跟进项目落实和项目完成情况;在项目结束后,学校指导教师要进行意见收集与反馈,确保项目的持续与改进,促进项目成果的成功孵化。
来源丨《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20期